讲述“渔阳惠政”典故,顺义这部原创评剧令观众大呼过瘾!

来源:北京顺义 发表时间:2024-05-22

“张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!”

“张堪妻子习修带领百姓种水稻的画面

太感人了!”

“高水准的表演,舞台效果也好!”

“过瘾!”

……

由顺义区戏剧家协会

北京市凤翔艺术团联合打造的

大型原创评剧

《稻香潮白》

近日在顺义区影剧院首演

700余名观众观看


评剧《稻香潮白》主要讲述东汉时期,渔阳太守张堪执政期间,引潮白河水种植水稻,开北京地区种水稻之先河,使得郡中百姓生活日益富庶的故事。



 

      

         

      

演出现场。


在悠扬的汉代编钟乐曲中,一场讲述张堪故事的大戏缓缓拉开序幕。演员们身着汉服登场,从张堪赴任渔阳太守、颁布法令、鼓励耕织、号召垦田,到张堪夫人习修主动要求回家乡襄阳购买稻种、带领百姓育苗种植,再到张堪率领数千骑兵击败匈奴万众铁骑,“渔阳惠政”的典故被演员们精彩地演绎、讲述。


舞台上,灯光和布景与演员的表演巧妙配合。LED大屏上,碧水如蓝的潮白河、一望无际的稻田,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的视听盛宴。全剧9个篇章,总时长130分钟,故事情节紧抓人心。演员们台词清楚、动作到位,深厚的表演功底获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。


    

观众们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。


“我小的时候,老人就会给我们讲张堪的故事,特别敬佩他。今天又看到了有关他的评剧,感觉他的人物形象在我心里更加立体了。演员们唱得好、演得也好,整部戏让我多次感动、流泪。”观众孙佑刚表示。


为了更好地演绎这部戏,无论是音乐、舞美,还是唱腔设计,剧组都下足了功夫。“音乐上,我们加入了代表东汉历史时期的编钟音乐。语言方面,我们融入了很多当时民间的传统俚语、俗语、俏皮话等,这些语言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。同时,我们还通过LED大屏对每个情节的演出场景进行丰富,如展示大片水稻成熟后的壮观场景。”导演、编剧李宪法介绍,“整个演出按照评剧传统的表演程式,做原汁原味的戏曲,力争把这部戏做成精品。”


正因为对戏剧品质的执着,才有了首演时那令人陶醉、扣人心弦的一幕幕。首演结束,观众们纷纷为演员的精彩表演鼓掌,为这部优秀评剧点赞。


评剧《李昆》演出现场。


评剧《老烧锅》演出现场。


评剧《顺义母亲》演出现场。


评剧《大明北京》演出现场。


近年来,顺义区不断探索文艺精品创作新模式,一系列有特色、接地气的“顺”字号文艺作品不断涌现,原创评剧《李昆》《老烧锅》《顺义母亲》《大明北京》等诸多作品先后亮相舞台并荣获了国家级、市级奖项,优秀文艺作品呈现“精品加速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