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承两千年的稻作文化!走,跟着记者去体验

来源:北京顺义 发表时间:2024-06-11

“插秧喽!”

随着一声清脆的喊声

记者跟随北小营镇

前鲁各庄村的“老把式”们

走进稻田

体验传承两千年的稻作文化


在张堪文化园的示范稻田中

记者和插秧的“老把式”们一起

将一株株碧绿的秧苗插进稻田

那一刻不再是一场简单的农事体验

而是稻作文化的传承

也是今人与古人开展的一次对话


        

张堪文化园的“老把式”正在插秧。


张堪文化园负责人黄礼告诉记者,现在园区水稻种植体系遵循的是古代《农耕图》所记载的步骤。这里不追求产量,只为保存一份记忆,传承两千年稻作文化。


张堪文化园展示的《农耕图》(局部)。


记者在张堪文化园内看到,这里展示着一张张描绘劳作场景的《农耕图》(局部)。“这些古画就是我们的工具书,现在初夏是插秧,过几天水稻长起来,就要‘抓秧’了,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手动锄草方式。”黄礼告诉记者。


        

张堪文化园中保留的3亩稻田及复古的稻作方式,既是传承古老的农耕文化,也是对东汉时期渔阳郡太守张堪的一份纪念。


东汉建武十五年(公元39年),张堪被任命为渔阳郡太守。他深入乡村考察,发现狐奴县(今北小营镇)水资源丰沛,滋养了山下的大片土地。于是,张堪先治水后引稻,带领百姓开垦稻田,使现今的顺义地区成为鱼米之乡,也开启了中国北方地区的稻作先河。


        

《东观汉记·张堪传》记载:“桑无附枝,麦穗两歧,张君为政,乐不可支。”这正是对当时顺义地区百姓生活的记录。水稻的引种,不仅是一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发,更是北京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。


插完秧的稻田。


“今年10月,这片水稻就成熟了。那时,将又是一年稻花香。”黄礼望着稻田里迎风摇曳的秧苗感慨道。


跨越两千年,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仍然在传承着古老的稻作方式,从这里发展而来的农业,在今天以更加多彩的姿态哺育着这方土地上的人们。


张堪文化园中展示的稻米。


如今的顺义区,有包括水稻在内的多种粮食作物,被誉为北京粮仓的“压舱石”,人们的耕作方式也变成了机械化作业模式。水稻、小麦、玉米稳固着人们的粮袋子;各种叶类、茄果类蔬菜充实着人们的菜篮子;西甜瓜等特色作物丰富着人们的果盘子。


这样一方热土,如何能不爱得深沉!